陕西卫视为您揭示一个真实的卢秉恒:为3D打印奔走,一周出差四次

1507255667112080.jpg

(陕西广播电视台《今日点击》记者 王晶 卫向阳)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作为一项颠覆性的技术,3D打印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简单的生活用品,到极度复杂的人体器官,甚至高精尖的载人飞船、宇宙卫星,3D打印技术将越来越多的“不可能”变成了真实。近年来,我国3D打印领域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我省的3D打印行业以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产业规模一路领先。这其中,有一个领军人物不得不提及,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卢秉恒教授。

2015年8月2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的先进制造与3D打印国务院专题讲座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卢秉恒介绍了我国制造业现状、世界3D打印主流技术和将带来的科技重大突破,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卢秉恒,1945年2月出生于安徽亳州,中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著名科学家,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按照常理,72岁应该是休闲放松、颐养天年的年纪,但是卢秉恒院士的72岁,却不是这样。我们见到他时,他刚刚结束一趟长差回到西安,而一落地,就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去做。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卢秉恒:“事情就很多,不断地立项目,评审,中期检查啊,现场考察,这些事情很多,出差的事情很多,有的时候可能一个礼拜出差4次。”

一下飞机,卢秉恒教授就急匆匆赶往正在西安召开的欧亚经济论坛,到一个分会场做一场关于3D打印的报告。像这类普及3D打印常识、对推广3D打印非常有用的讲座,只要能抽出身,他都会尽量去做。报告结束后,卢秉恒匆匆回了趟家,就又赶往位于西安交通大学里的办公室,在那里,已经有不少人正在等他。

一家山西的3D打印科研机构来西安取经,想听听卢秉恒教授的指导建议;出差这段时间,学校这边累积的不少繁杂事务也等着他处理。去年,由他牵头成立的增材制造国家创新中心成立一年来,随着加入的成员越来越多,技术创新越来越多,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卢秉恒的工作强度也越来越大。加上遍布全国各地的众多项目,以及他同时身兼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和国务院机械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多个职务,工作的繁忙程度一般人很难想象。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工程学校老师罗卫红:“有可能还(有人)在外面等,前面的人还没有结束,这样的话,有时候从早上八点半、会延续到晚上六七点才有可能结束。”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工程学校教授张丽娟:“他确实是工作狂,夏天他去法国出差,本来是回西安,到了(西安)机场,接到北京电话,在机场,直接返回北京,然后行李让家人去机场把从法国带回来的行李拿回家,到北京当天开完会当天去上海,上海完了去天津,天津之后才返回西安,而且每天一个城市。”

与他共事过的人,常常忘记他其实已经是一位古稀老人。而就是这样一位每天都在连轴转的老人,在20多年前,开启了中国3D打印领域的研究和成果转化。

1967年,卢秉恒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河南一家量仪厂当起了工人。一干就是十一年,那些年他手上长满的老茧,一直到最近几年才褪尽,长出了新皮肤。也正是在工厂实践的过程中,让卢秉恒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于是,1979年他报考了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就留在了学校。90年代初,已经是西安交大教授的卢秉恒赴美访学,在那里他见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3D打印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卢秉恒:“我当时看到他(们)一台机器在做,做的不是我们传统的制造技术,而且不需要模具去做了,就觉得很好奇。”

当时,国内这一领域还是空白,卢秉恒判断,3D打印将在未来对制造业起到重要的更新和助推作用。回国后,他就带着四个博士生开始了3D打印技术的自主研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卢秉恒:“刚开始是很难,当时主要是缺资金,没有钱啊,因为开发这个设备成本就100多万,有时候你还要走些弯路,远远不够,我当时先实践着做个原理性的样机,用国产的激光器,国产的材料。到95年底,原型样机就出来了,大概是96年初,科技部就来调查我这项目做得怎么样了,开始他们很严肃,我领他们到我们的实验室看我们的原型样机,而且做出来零件了,他们就一下就开心了。”

研究成果出来了,技术也日臻完善,但怎样才能用到实际中呢?卢秉恒又开始尝试让科研成果及时转化,而他的坚持和成绩还吸引了大量国外人才的加入,通过企业化运作和产学研全面结合,当年简陋的小实验室,如今已经成为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工程学院副教授连芩:“我们过去的生物实验室只有细胞培养间,那个细胞实验间非常小,只有几个平米,现在大家看到的整个培养室有500平米,而且这个实验室里又分割了不同的实验间,包括3D打印间,细胞培养间,可以做一些过去做不了的实验。”

在这里,生物实验室目前已经完成100多例3D打印移植;中心生产销售的16个型号激光快速成型设备、快速模具设备和三维检测设备,用户遍布医疗、航天、汽车、军工、造船等各行各业。而通过企业化运作,研究中心先后在全国建立创新平台20多家,为2000多家企业提供快速制造服务,极大地推动了整个3D打印行业的发展。而这些也都离不开卢秉恒院士二十多年来的努力和付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卢秉恒:“一个是自己从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博士,读了那么多年书,受了那么多年教育,得到的知识总是要回馈社会的嘛,所以我觉得还是尽量力所能及的多做些工作,第二,看到我们国家很多方面的确很需要,尤其在科技方面,我们实际跟先进国家有不少差距,但是我们国家的需求又非常迫切,就是使命感吧。”

采访结束时,天已经快黑了,刚才挤满办公室的人都已经散去,因为出差多天他心里很惦记孙女,儿媳带了孩子过来,在跟孙女玩儿了一会儿后,卢秉恒便又投入到手头的论文中去,他这一天的工作还远没有结束。

《3D打印世界》——中国3D打印行业第一本专业读物(点击可在线阅读
搜索官方微信账号:“3D打印世界”,新鲜、有料、深度3D打印资讯,尽在3D打印世界!


相关新闻